相当失望! 遵义舰“环澳巡航”全程两万千米, 美澳就这么干看着?
一、两万公里“画圈”:遵义舰的“环澳巡航”震撼全球
2025年2月初至3月,中国海军055型万吨驱逐舰“遵义舰”领衔的编队完成了一项历史性任务——环绕澳大利亚大陆航行超两万公里,足迹覆盖澳洲四分之三海岸线,最近时距陆地仅60海里(约111公里)。编队穿越巴斯海峡、大澳大利亚湾等关键水域,甚至在澳大利亚未来核潜艇基地——珀斯附近海域展开侦察性活动,引发国际社会震动。
巡航核心看点:
路线突破:从南海经菲律宾民都洛海峡南下,绕行塔斯曼海,沿澳洲东海岸进入印度洋,最终经巽他海峡返航,全程跨越南北半球,检验了中国海军远洋后勤保障能力。
战略威慑:编队经过珀斯附近的斯特林海军基地(未来美澳核潜艇合作核心基地),并可能搜集水文数据,为反潜作战积累关键情报。
常态化信号:此次巡航被视为中国海军在南太平洋常态化部署的起点,未来或形成定期绕澳机制,回应澳方在南海、台海的挑衅。
二、美澳为何“干看着”?实力差距与战略困境
面对中国海军的高调行动,美澳反应出奇“克制”,背后折射出多重现实:
美军力不从心:美国海军因全球部署压力和维护能力不足,难以抽调资源支援澳大利亚。近期杜鲁门号航母与商船相撞事故,暴露其人员素质与装备维护短板。
澳军力悬殊:澳大利亚海军仅3艘霍巴特级驱逐舰(总垂发单元144个),而一艘遵义舰即搭载112单元垂发系统,综合作战能力碾压澳海军总和。
经济依赖掣肘:中澳年贸易额超3200亿澳元,中国是澳最大贸易伙伴。若激化对抗,澳矿产、农产品出口将遭重创。
澳内部反思潮:部分官员和学者呼吁退出美英澳“奥库斯联盟”(AUKUS),认为核潜艇计划耗资巨大且加剧地区对立,而与中国合作更符合经济利益。
三、中国“阳谋”:打破岛链与争夺话语权
此次巡航不仅是军事行动,更是战略博弈的关键落子:
破解“岛链封锁”:美军第三岛链(夏威夷-澳大利亚一线)因中国海军远洋能力提升名存实亡,055大驱的航迹直接挑战美国印太战略布局。
解构“自由航行”双标:中国以“寇可往,我亦可往”回应澳军舰机在南海的挑衅,将西方话语权转化为平等博弈工具。
布局南太影响力:巡航途经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岛国,展示中国维护海上能源通道与区域合作的决心,对冲美澳“小圈子”围堵。
四、技术碾压:055大驱的“降维打击”
遵义舰作为中国海军最新锐战舰,展现全方位优势:
火力密度:搭载鹰击-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(射程1500公里)、红旗-9B防空导弹,单舰火力覆盖海空域,压制澳海军全舰队。
信息作战:配合北斗卫星、无人机群,构建“侦-控-打”一体化网络,战场透明度远超对手。
勤务保障:连续20天高强度航行无故障,凸显中国海军维护体系成熟度,对比俄美海军装备老化问题,优势显著。
五、未来启示:从“环澳”到“常态”
此次巡航标志着中国海军战略从“近海防御”转向“远海护卫”:
常态化威慑:未来或定期派遣编队绕澳,形成“你来南海,我去南太”的对等威慑,迫使澳方收敛挑衅。
印度洋联动:返程可能经印度洋,为055大驱首次进入该海域铺路,进一步压缩印度战略空间。
航母协同:山东舰、辽宁舰已在黄海、南海演练,未来双航母编队或深入南太平洋,实现全球战力投射。
结语:实力即真理,航迹即宣言
当遵义舰的航迹划破南太的寂静,美澳的“沉默”已是最好的答案。这场两万公里的“画圈”行动,不仅是对霸权逻辑的终结,更是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宣言。正如网友所言:“真理只在导弹射程之内,而中国的射程,早已覆盖星辰大海。”
互动话题:你认为中国海军常态化绕澳巡航会改变亚太格局吗?美澳下一步会如何应对?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!
- 上一篇:U20亚洲杯小组赛第二轮总结及分组形势: 惊喜、晋级与悬念并存
- 下一篇:没有了